随着商业、文化等的发展需求,展览成为了当下传达主题和意义的重要方式。展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展览的效果和影响力,展厅的设计的焦点是营造出展览氛围,给观者沉浸式体验,让其对展览的意义有更好的理解。
让我们通过2019年几个最典型的展厅作品,来感受一下。
美感教育计画成果展——通过材料性质传达展览理念
展览的主题是推广美育,透过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分析,通过结构与构造、质感与色彩、比例与构成来创造生活中的事物。
通过布和纸的运用打造空间的原始美,作为展示讯息的导引和背景。拉起的画布、纸张、展示桌板划分开展区,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漂浮感。
轻与重的对话:以画布的轻对抗建筑屋脊的重。画布作为展示物件的单色布景,也作为展示投影讯息的底版,撑起了整体空间的分布动线。
不同的纸张有各自的重量、质感、张力、透光度、硬度等差异,也展现了各自特质的差异,尤其是在拉扶之间产生的自然垂度,让帷幕之间也生成了空间。
纸张是美学教育的初始,也是创作所必须的材料。纸作为展览主角,在活动后拆卸回归学校教育使用。
纽约建筑中心脚手架展览-将主题元素应用于展览形式
纽约建筑中心脚手架展览,试图探索脚手架这种在纽约普遍使用却经常遭人诟病的建筑元素的转化潜能。
展览以回顾脚手架历史和脚手架的一些其他应用为主,展示其塑造居住和交通的新形式。
展览涵盖传统和非传统意义上的脚手架,它们在展览中反映出了很重要的灵活性。
矩阵式脚手架插入中庭,竖向连接不同的展览空间,结合其它脚手架的伸展,使得整个展览看上去像是延伸到了街道。
脚手架本身即是展品也是展架。
“宝石·梦”展览——通过科技强化观者体验
《Vogue服饰与美容》与宝格丽合作的“宝石·梦”展览,将珠宝与时装放置在时代背景下,讲述两者之间与潮流变迁的关系。
利用光学和错觉的研究,打破真实与幻象的界限,图片墙和百叶镜面相对,虚实交融,让观众成为幻象场景中的一部分。
为了让画面的映射持续环绕整个空间,每一片百叶镜面都有不同的角度。光线反射模拟程序,全程实时渲染辅助设计,模拟了实体和幻像结合的视觉效果。
由LED阵列组成的Bulgari标志性的蛇形动态影像,在地面不断流动的播放,通过天花板和地面的多重反射,层叠着漂浮在空间里。
在宝石造型的塑造上,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来呈现自然界中宝石的生成过程。炫彩薄膜包覆于个别的侧面上,让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到折射出的多种色彩。
“追梦”生活艺术展厅——通过功能布局强化观者体验
以梦境边沿为主题,借“以物为实,空间为虚,游梦为境”的概念,延伸有限空间结构条件的多元展厅空间。
“虚”的空间状态下,为规避单一线性空间形态,将简洁的几何形体贯穿到结构框架中,模糊空间界限,创造出形态各异又互相连接的空间,既内又外。
对形体体量细化,多变的几何形体既分割空间也独立于空间里。
圆弧形态让空间充满趣味和张力,缺失的洞口使空间相互渗透,也暗示一种未知的开始。
形式的丰富多元是未来展厅设计的创新趋势。特殊材料的加入与科技相融合,会让展览形式更加标新立异,从功能布局入手来营造展览氛围,传达展览主题和意义的同时,也给观者带来了更真切和有趣的体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